-
学习进行时|习近平总书记和内蒙古的故事
6月5日至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,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“三北”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。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,横跨“三北”,是祖国的“北大门”,在国家全局中地位重要、责任重大。对这片美丽辽阔的土地,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,留下许多温馨瞬间和感人故事。[详细]
-
沿着总书记的足迹·新闻多一点 | 鸿雁的故乡——乌梁素海
乌梁素海位于乌拉特前旗境内,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、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,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、水质净化、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,被称为黄河生态安全的“自然之肾”。湖区呈“半月形”,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,素有“塞外明珠”美誉。[详细]
-
沿着总书记的足迹·新闻多一点|河套灌区——黄河“几字弯”的“塞外粮仓”
河套灌区位于黄河“几字弯”最北端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,是我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,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,灌区有各类灌排建筑物18.35万座,引黄灌溉面积达1000多万亩。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始于秦汉,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,灌区以三盛公引水枢纽从黄河自流引水,完全实现灌排配套…… [详细]
-
沿着总书记的足迹·新闻多一点|“三北”工程,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
这里有诸多沙漠,还有毛乌素沙地等四大沙地,这里曾经荒漠化、沙化、水土流失问题严重,1978年,这里开启了一项中国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——三北防护林工程。40多年来,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、辛勤付出,这里林草资源显著增加,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……[详细]
-
沿着总书记的足迹·新闻多一点|总书记考察的林场里,有这些“绿色卫士”
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1960年建场,土地面积5.2万亩。曾经,林场周边沙化严重,风沙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。从那时起,一代代林场职工接力奋斗,累计造林3.9万亩。1978年,相继实施了“三北”防护林、京津风沙源二期、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,造林绿化起到了防风固沙、改善水源的作用,现在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%,为当地构筑起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。 [详细]


“天下黄河,唯富一套。”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灌区位于黄河“几字弯”顶端。长久以来,得益于黄河水灌溉,这片土地特别肥沃。但由于以前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灌溉方式,导致次生盐碱化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套灌区的盐碱沙荒地改良情况十分关心。
网站介绍 | 广告报价 | 联系方式 | 法律声明
版权声明:正北方网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,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:0471-6659753 邮箱:northnews@126.com
转载声明: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,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,以便发放稿费。
正北方网新闻热线:0471-6651113 | 传真:0471-6635129 | 广告合作热线:0471-6635225
正北方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4-2021 northnews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蒙ICP备1000000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1512018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578号